2025年上半年城商行中报披露落下帷幕,一场关乎行业格局的深度洗牌正在上演。江苏银行以4.79万亿元资产规模超越北京银行登顶,宁波银行以3.47万亿元资产规模追过上海银行,而上海银行资产增速仅2.08%的疲软表现,彻底打破了城商行传统 "北沪苏宁" 的头部格局。这场位次更迭背后,是战略选择的分野、风险管控的较量,更是行业在利率市场化深水区的生死竞速。 阅读量:10448
8月29日,哈尔滨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,数据显示,上半年该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成效显著,同时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双增长,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。 阅读量:11350
在经济转型与金融变革的浪潮中,银行业正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。如何突破发展瓶颈,在复杂的环境中寻得破局之策,成为银行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。从上市银行年报披露的资产质量,到国有大行的资本补充行动,再到科技金融领域的政策推进,银行业正多维度探索着破局之路。
2025 年 3 月 30 日,一则重磅消息在金融界掀起波澜: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公告,拟募集金额不超过 5200 亿元(含本数),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的核心一级资本,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合计达 5000 亿元。这一举措,犹如一场及时雨,为国有大行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,也开启了 “财政发力 + 货币护航” 的全新篇章。
在金融市场的浪潮中,银行的业绩表现犹如一面镜子,映射出其经营策略、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。随着 2024 年年报的密集披露,中信银行、兴业银行、浦发银行、民生银行和浙商银行的业绩情况逐渐浮出水面,展现出各自的亮点与特色。
3月28日,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今年兴业银行计划每股分红1.06元,分红金额总计220.2亿元,占归母净利润的30.17%,首次突破30%,连续16年上升。
3月28日,工商银行发布2024年度报告。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发布致辞称,2024年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也是工商银行四十年再出发的重要一年。
2024年,哈尔滨银行(06138.HK)深度服务实体经济,在特色业务转型发展、风控合规管理加强、经营管理水平提升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,保持了“规模、结构、质量、效益”动态均衡发展,展现出稳中有进、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,为地方全面振兴发展,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金融力量。
3月27日,郑州银行发布2024年度报告,并推出现金分红方案。报告显示,截至2024年末,郑州银行资产总额达6,763.65亿元,较上年增长7.24%,总体规模稳步攀升;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达4,045.38亿元和3,876.90亿元,较年初增长12.07%和7.51%,主营业务加速发展。
2025年3月27日,中国银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《2025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回顾了2025年一季度全球和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以及全球银行业运行情况,展望了2025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全球银行业发展趋势。
2024年,中国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牢牢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,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,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特色,持续推动改革发展,集团经营管理保持稳中有进。
近期,国际金价一举突破 3000 美元关口,国内沪金期货主力合约也突破 700 元 / 克,这一强势攀升态势给银行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。
当 300 余家银行法人退出历史舞台,中国银行业正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。这场深度整合不仅是化解金融风险的必要手段,更是重塑金融体系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这场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,不仅为科技企业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能,更标志着我国金融体系正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。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,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或将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。